企業郵箱 | 網上辦公

當前位置:2 > 新聞動態 > 行業動態

行業動態

陳少軍:讓體育強成為江蘇現代化建設的鮮明標誌


體育強則中國強,國運興則體育興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:“體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徑,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,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,是展示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平臺。”全省體育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扎實推進體育強省建設,人民群眾體育獲得感和滿意度不斷提升。全省體育系統將對標省第十四次黨代會各項部署要求,圍繞“六個顯著提升”,充分挖掘體育內涵與價值,加快建設體育強省,讓體育強為“強富美高”新江蘇現代化建設賦能增色。

圍繞“綜合發展實力顯著提升”,推進體育強省建設,讓體育更好發揮“四個重要”作用、成為“強富美高”新江蘇現代化的新標誌。堅決把“爭當表率、爭做示範、走在前列”落實到體育強省建設全方位、全過程。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,深化體育改革創新,推動構建集科學健身、健康干預、慢病防治、運動康復等於一體,部門協同、全社會共同參與的運動促進健康新模式。堅持舉國體制與市場機制相結合,以更高的目標定位、更優的項目佈局、更準的政策措施、更嚴的訓練管理、更實的科技助力、更順的內外協調,提高競技體育奧運爭光、全運爭先貢獻度,展示“強富美高”新江蘇的綜合競爭力。充分發揮體育產業輻射面廣、經濟帶動性強的特點優勢,強化政策引導、創新驅動,提升服務市場主體貼近度,發展“體育+”“+體育”融合消費新模式、新業態,培育明星企業、品牌產品,形成既有頂天立地的大平臺、大載體,又有鋪天蓋地“專精特新”中小企業的體育產業發展新局面,助力江蘇經濟總量邁上新的大臺階。

圍繞“人民生活品質顯著提升”,加快更高水平公共服務體系建設,讓體育更好惠及人民、成為引領高品質生活的新風尚。圍繞更親民、更便捷、更高效,以建設城鄉一體化“10分鐘體育健身圈”為抓手,持續開展全民健身場地設施補短板行動,強化科學健身服務指導,提升全民健身活躍度,交出更有厚度的民生答卷。著眼更充分、更精準、更智慧,全面釋放體育行業資源,引導多元主體參與公共體育服務供給,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樣化、個性化、網絡化體育服務需求,充分共享體育改革發展成果,讓觀賞體育賽事、體驗體育旅游、參與健身休閑等成為高品質生活的題中之義,服務人民群眾在高質量發展中更好享受高品質生活,體育獲得感更為充實、更可持續、更有內涵。

圍繞“生態環境質量顯著提升”,積極倡導綠色健康生活方式,讓體育更好彰顯魅力活力、成為美麗江蘇的新內涵。充分發揮體育健身及其產業的低碳環保優勢,在全社會積極倡導運動健身、綠色低碳生活方式,打通以運動休閑為主要表現形式的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的轉化通道,加快建設健身步道、體育公園、戶外營地、體育旅游等生態設施,廣泛開展稟賦各地自然資源、人文特色、觀賞性強參與度高的群眾性賽事活動,大力發展戶外運動、競賽表演、健身休閑等綠色產業,為美麗江蘇增添時代色彩和動態美感。引導各地將體育元素更好地融入美麗鄉村、大運河文化帶等發展戰略以及沿江河湖泊空間格局規劃,讓體育資源配置更加合理、利用效率大幅提升、疊加效應充分彰顯。

圍繞“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升”,大力弘揚中華體育精神,讓體育更好滋養精神文明、成為展示江蘇文化軟實力的新窗口。強化體育育人功能,堅持從娃娃抓起,培養兒童和青少年體育興趣愛好,引導他們養成運動習慣,在體育運動中享樂趣、強筋骨、增知識、強意志,增強團隊合作、公平競爭和尊重規則意識,文明其精神、野蠻其體魄,促進他們身心健康、全面發展。充分發揮競技體育獨特魅力,讓更多的江蘇健兒走上領獎台,在國際賽場“飄升奏”中與人民群眾一同感受自信自豪;讓更多的體育明星走進校園、社區,在分享自身成長經歷中弘揚祖國至上、頑強拼搏的情感情懷,為奮進新徵程提升民族凝聚力、精神推動力。大力加強體育文化宣傳工作,深入挖掘江蘇體育精神能量和文化內涵,推出一批文化創新創優產品,圍繞傳統項目保護、體育設施景觀、科學健身方法、體育文化藏品、對外展示交流等,講好江蘇體育故事,傳播體育正能量,激發全社會熱愛體育、崇尚運動的良好風氣,讓體育精神更好地滋養人們心靈,自立自強、拼搏奮鬥、超越自我,讓體育文化更好地浸潤城鄉文明,增強活力、彰顯氣韻、點燃激情,為助力現代化建設提供價值引導力、文化感召力。

圍繞“共同富裕水平顯著提升”,不斷深化開放融合發展,讓體育更好服務中心大局、成為均衡協調發展的新示範。樹立大健康觀、大體育觀,深化體育與衛生、教育、科技等其他行業互動融合,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,推進全民健身促進全民健康,提升公共體育服務共建共享水平,為共同富裕奠定全民健康基礎和精神富裕支撐。發揮政策導向作用,通過財政轉移支付和體彩公益金統籌,促進欠發達地區公共體育基礎設施建設;加強青少年、婦女、老年人、農民、在職人群、殘疾人等群體體質健康干預服務;加強農村全民健身活動、場地和組織建設,推動基本體育公共服務在地區、城鄉、行業和人群間的均等化。優化體育產業專項資金、體育企業紓困等政策,加強對體育中小微企業、個體工商戶精準幫扶力度;發展體育職業教育,加大體育職業技能培訓力度,推動體育產業“大眾創業”“草根創業”,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就業機會,努力實現人民共享體育、體育造福人民,推動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成效。

圍繞“社會治理效能顯著提升”,加快體育法治化標準化建設,讓體育更好賦能社會發展、成為促進和諧穩定的新引擎。全面推進依法治體,強化體育社會管理功能,以新《體育法》即將頒佈實施為契機,協調推動《江蘇省全民健身條例》修訂,加強體育法治宣傳和培訓,健全完善體育標準化體系,強化體育賽事活動、高危項目服務指導與安全監管,推進體育領域信用體系建設、“雙隨機、一公開”和“互聯網+”監管,及時回應社會關切,切實保障公民體育權益,全面規範體育行為,依法化解體育領域社會糾紛,有效防範各類風險隱患,不斷提升體育部門依法治理水平和體育領域本質安全水平。深化體育社會組織改革,引導各級各類體育社會組織當好聯繫政府與群眾的橋梁紐帶,助力更好地發揮體育本質功能、社會功能、社交功能、文化功能等功能價值,促進基層網格化管理和社會穩定和諧。

(作者為省體育局黨組書記、局長)